在回家的途中,一位商人(安德烈·杜索里埃 André Dussollier 饰)遭遇了罕见的暴风雪,昏天黑地之中,商人误打误撞来到了一幢豪华神秘的城堡前。商人在城堡中受到了贵宾般的优厚待遇,但直到最后,商人仍然不知道城堡的主人究竟是谁。暴风雪停歇了,商人准备离开,临走之前,他决定在花园中摘一朵玫瑰送给自己最喜爱的小女儿贝儿(蕾雅·赛杜 Léa Seydoux 饰),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长相狰狞的野兽(文森·卡索 Vincent Cassel 饰)出现在了他的面前向他索命。 商人失魂落魄的回到了家,将自己的遭遇告诉了六个儿女,爱父心切的贝儿决定代替父亲,只身来到了城堡。然而,等待着贝儿的却并非死亡,而是更加盛情的款待,野兽对她唯一的要求,就是不要离开城堡半步。贝儿并不惧怕野兽,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近。
故明君贤将,所以动以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 ——《孙子兵法》公元前五世纪 所谓先知,在现代社会里,也指从事特务活动的间谍。 巴黎奥利机场十分繁忙,前往莫斯科的302航次立即就要起飞,就在这时,苏联驻法国二等参赞弗拉索夫上校突然冲进机场警务室请求政治避难。苏联大使馆一等秘书闻讯赶来劝阻弗拉索夫;弗拉索夫太太也来劝丈夫回国,弗拉索夫断然拒绝。弗拉索夫很快被送到法国情报局,法国情报局想从弗拉索夫嘴里掏点情报,可他什么也不说,只要求赶快送他去美国大使馆。法国情报局局长贝尔东随后又接到报告,知道弗拉索夫在机场曾化了一百法郎请女售货员给美国大使馆打了电话,内容是;弗拉索夫要求在美国避难。为了争取时间,法国情报部决定用汽车把弗拉索夫送回苏联大使馆,以此来威胁他提供情况。这个方法确实有效,当汽车离苏联大使馆不远,弗拉索夫正要松口时,贝尔东突然来电话命令他们立即返回。因为美国大使馆已向法国外交部施加压力,必须马上交出弗拉索夫上校。没多久,美国驻法大使奥布赖恩亲自接回弗拉索夫,并于第二天清晨,偷偷地把他送往美国华盛顿中央情报局。 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戴维斯很重视弗拉索夫的到来。但从档案室储有的弗拉索夫的详细材料来看,对于他的叛逃很难置信。弗拉索夫被放到测谎器面前反复进行心理测验,戴维斯还亲自审讯。最后,中央情报局对弗拉索夫作了认真的分析,认为弗拉索夫叛逃来美国的真正原因是;正当弗拉索夫青云直上时,赫鲁晓夫倒台了,他也从青云里掉下来,只派到巴黎当个二等参赞,他的生活又很放荡,这次被召回国,等待他的前途将更不妙。这个分析很有说服力。这时,正在这里的英国情报部二号人物菲利普•贝尔又向戴维斯作了推荐,就这样弗拉索夫被送进了优待室。从此,弗拉索夫开始为中央情报局效劳,并向戴维斯提供了北约组织最高机构里他所知道的一大批投K苏联的官员名单。 几天后当戴维斯来到慕尼黑了解北约内部组织人员时,德国武装部队司令冯•施特赖里茨突然在他乡村别墅树林里"自杀"了。接着是政府高级官员霍斯特•弗尔森在湖里钓鱼时被人杀害。德国一下子死了十三名高级官员。西德刚开完追悼会,法国反间谍机构内部又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因为据弗拉索夫供称法国情报局局长贝尔东和法国国防部高级官员德瓦尔也在为苏联工作。贝尔东立即被停职,德瓦尔受到审讯。德瓦尔在受审时竟然听到了贝尔东的罪证:他和苏联人进行私下交易的录音带。 欧洲所发生的一切使戴维斯有所警觉,为了试探他自己掌握的机密是否准确,当他来到英国伦敦见到贝尔时,他对贝尔说;别认为这儿干净,你这儿也臭气熏天,外交部的莱恩和伯格......。这个消息使贝尔感到意外。没过多久,英国外交部里两名高级官员就投奔苏联去了。英国有消息传来,莱恩和伯格的逃跑和法国"贝尔东"事件有牵连。 贝尔东已遭到法国情报部的监视。这天贝尔东回到住处,他习惯地打开一本书,这本书原来是架自动录音机。录音机清晰地告诉他屋子里曾有人来过,已安装了窃听器。突然这时来了一个电话。他不敢在屋内打电话,借用邻居的电话和打电话来的人约定了接头地点。他巧妙地摆脱了法国情报部的跟踪来到会见的地点,约他见面的竟是贝尔。贝尔原来是为苏联工作三十年的老牌间谍,自从戴维斯透露了莱恩和伯格的消息后,把弗拉索夫和贝尔合谋的计划彻底打乱了,贝尔给贝尔东准备了一张去莫斯科的护照,是企图把莱恩和伯格逃跑的事件归罪于贝尔东。贝尔东看透了贝尔的花招,开车离去。贝尔用一种化学液体封闭贝尔东的车窗玻璃,企图造成贝尔东翻车死亡。贝尔东翻车受了伤,这使贝尔继续潜伏的计划失败,他慌忙地溜到苏联去了。 真相终于大白。苏联克格勃分子弗拉索夫和贝尔策划了有史以来最可怕的一次规模最大的破坏活动。德国十三名高级官员全是由贝尔暗中杀害的,法国的贝尔东和德瓦尔是无辜的。戴维斯在中央情报局揭穿了弗拉索夫的一切谎言,贝尔东和苏联私下交易的录音带是伪造的,当年贝尔和弗拉索夫在土耳其合影的照片也是在苏联境内合成拍摄的。戴维斯也遭到两条化成"蛇"的克格勃所欺骗,弗拉索夫被捕了。 半年后在东西德交界处,弗拉索夫被押来,与苏方交换俘虏。业已离任的贝尔东和戴维斯也都来到现场,贝尔东问戴维斯,弗拉索夫回国后能当上克格勃头子吗?戴维斯深知克格勃的内幕,他说:弗拉索夫这条"蛇"的前景不妙,因为他已尝过西方天堂的滋味,不会得到克格勃的信任,不久就会消失掉的。 【简 评】 这是一部由法国拉博埃蒂影片公司拍摄于1973年的反映前苏联克格勃活动的间谍影片,根据小说《第13个自杀者》改编。《蛇》希图突破旧间谍片的框框,但痕迹尚存。摄影上有独特的处理。 这是一个虚构与真实事件兼而有之的影片。作者力图突破旧间谍片局限在两国的框框,而扩大为国际性的间谍战;另方面,也竭力避免旧间谍片大多以枪战、格斗、恐怖为主要情节的俗套,而着力表现间谍与反间谍人员之间的智斗。 《蛇》汇集了欧美各国的电影演员,如尤伯•连纳、亨利•方达、德克•博加德、菲立普•努瓦雷等。其中,法国演员菲利浦•努瓦雷在另一部影片《老枪》中担任男主角。演迪比斯的是美国演员亨利•方达,他于一九二九年起开始电影生涯,至一九七八年已演拍上百部影片,表演以深沉蕴藉见长。演鲍依尔的狄克•鲍迦,一九三六年毕业于英国皇家戏剧学院舞台艺术系,一九四八年后从事电影演出。扮演贝尔顿的菲利浦•诺阿莱,是目前法国最受欢迎的演员。他于一九五六年开始从事电影工作,另一部法国片《老枪》也是由他主演的。至于演弗拉索夫的尤尔•伯连纳,原籍苏联,一九三九年加入美国籍。一九五六年,他曾以主演歌舞片《国王与我》而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
影片改编自真实的故事,导演马提欧·加洛尼将其描述成一个“简单的,工人阶级的故事”。 卢西诺是一个那不勒斯的渔民,他的全部收入就是和自己的太太一起搞点小骗局的“赃款”。其实,像是卢西诺这么一个具有娱乐精神和好玩的人,从来不会放弃在顾客和亲戚朋友面前表演的机会。时间一长,他的家人就劝他是不是能去更大的地方碰一碰运气。此时意大利全民都在为一个叫做《big brother》的真人秀节目痴狂,参加该节目的人需要将自己的生活全部展示在观众面前,谁坚持到最后,将有可能拿到大奖,还会一举成名。 就这样,卢西诺义无反顾的开始了自己的追梦之旅。在追逐这个梦想的过程中,卢西诺得到了无数的赞誉,成为万众瞩目的明星。只是他觉得周边的一切都变了,原本亲密无间的家人和朋友日渐陌生。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卢西诺将如何抉择?
1,费拿拉小镇,工程师斯瓦诺(Kim Rossi Stuart 饰)邂逅了女教师卡门(Inés Sastre 饰),他们一见钟情,卡门却拒绝了斯瓦诺的吻。当他们三年后再次相遇时,斯瓦诺则在肉欲面前止步; 2,海滨小城,某导演(John Malkovich 饰)信步游荡时遇到了美丽的女子(Sophie Marceau 苏菲•玛索 饰)。她向导演坦白曾亲手杀害自己的父亲。他们并未因此疏远,反而缱绻缠绵; 3,巴黎,妻子离开不忠的丈夫,寻找租房时遇到了失去妻子的卡罗(Jean Reno 让•雷诺 饰),他们似乎找到了共通的心绪; 4,英俊的男孩爱上了一个姑娘(Irène Jacob 饰),他尾随、表白,却得知她将要把自己献给上帝。 本片荣获1996年意大利电影新闻记者协会银丝带奖最佳编曲、1995年威尼斯电影节费比西奖。
巴黎的医生亨利•拉博西用理性科学,并且借助小白鼠实验来表述人的一系列精神活动。故事主角让•勒•加尔出生在巴黎,在小岛上和爷爷一起长大,在同学的帮助下当上了新闻部部长,顺利结婚生子。而后却与女演员让妮娜坠入爱河。让妮娜在巴黎贫穷地区的工人家庭中长大,却立志想成为演员,被父母横加阻拦后她离家出走,岂料当上话剧演员后顺利走红,从而结识了让•勒•加尔并与之相爱。哈格努(杰拉尔•德帕迪约 Gérard Depardieu 饰)出生于一个农场主家庭,因不满父亲管教离家谋了纺织厂技术总监的职业,并与未婚妻阿莱特结婚生子。后单位新晋职员维斯塔特却将哈努克的职位夺取了。三人的命运最终将会如何呢?
1940年,丘吉尔设立了一个新的情报组织“特别行动局”,简称SOE。其中一个分部负责监督法国的行动。1944年,为了确保盟军登陆成功,这个分部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Louise(苏菲·玛索 Sophie Marceau 饰)刚刚失去丈夫,被哥哥带回法国参加SOE,接受的任务是救出落入敌手的一位英国地质学家——他手中拥有的是德军布置在诺曼底的防御工事图,几乎是盟军登陆的全部关键。 和Louise共同作战的还有其他几位姑娘。妓女Jeanne(茱莉·德帕迪约 Julie Depardieu 饰)因为杀害自己的客人而被判死刑,SOE承诺只要她完成任务即可获得豁免。随后加入的Suzy、Gaëlle,都是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伤心往事。当她们为了盟军而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任务能否成功,她们又是否能全身而退?
亚历(文森特•佩雷斯 Vincent Perez 饰)快要结婚了。在他的观念中,一上床就意味着爱的结束。这都是因为小时候他看见妈妈不停更换性伴侣造成的阴影。当他看到舞姿动人的芳芳(苏菲•玛索 Sophie Marceau饰),心里燃起了真爱的火焰。亚历决定,他要追求芳芳,但不去涉及情欲。 芳芳也爱上了亚历,然而亚历和她完全是精神恋爱,令芳芳非常苦恼。亚历为了接近芳芳,住在她房间隔壁,装上单面玻璃观察芳芳每天的生活。看着她换上舞服、抬起舞步,做各种鬼怪的表情,却没有勇气打破二人的界限。这面玻璃,成了亚历的一堵心墙。 到底还要等多久,才能有情人终成眷属?芳芳终于发现了亚历的秘密,然而亚历能不能消解心结?
这样一座小镇,非常的小。小到一个望远镜就能看到所有事情;小到邮差可以悠闲的翻看每一封信,然后再把他们封好;小到人们不需要打招呼,因为他们总是碰到。 镇上有一个男人,每天早上做同样的事,换鞋,出门,工作。表面上,他的工作是工地里的焊接工,实际上,他真正的工作是做画家梦。他用廉价水彩颜料做画,在天空中大量留白。他和镇子里的同龄人一样,感到单调,琐碎,平淡。他又有点像年轻人,为了理想蠢蠢欲动。 男人有一位妻子,肥胖的身体证明了她是一位尽职的家庭主妇。男人赚钱养家,妻子把赚来的钱变成食物养活他。他们懂得墨守契约的道理,所以很少说话。 男人的父亲是一位落寞贵族,他的前半生也许并不传奇,但他还是把优雅和感性留给了下一代。 小镇的爱情是平淡的,之所以称为平淡,是因为这样的爱情里面没有贫富距离,也没有肤色差异,好像所有爱情之外的事情都和爱情无关。只是寥寥几笔,直到结婚那一刻,还是没有让人感到坟墓的存在。 酒馆里的厕所管理员原来是男扮女装。他不喜欢的不光是女人,而是人。所以他看到动物很开心。但他决非是真正意义上的异服癖,因为很难想象他会喜欢自己穿上女装后臃肿老迈的样子。 小镇邮递员喜欢一封封的把信拆开,略略一阅,完后再放回去封好。也许寄信的人压根就没封,也许世界上的邮差都惦记着信里的内容。 星期一的早上,男人离家出走。 于是,他到了威尼斯。威尼斯的自由几乎可以包容一切,条件是你必须也是自由的。人们做着想做的任何的事,甚至是做一个小偷,也一样被允许。装腔作势与这里格格不入,他们太真实了,真实得藏不住丑和美,只要你有一丝恻隐之心都会暴露无遗。 偶然遇到他,火车上的陌生人。自由的共性让男人辞别了父亲的那位虚伪得可笑的老友,与第二次撞面就一见如故的他成为了朋友。他登上了朋友的小舟,带着不期而遇的好奇,离开了生活中刻意的无奈。 他还有过一次邂逅,之后才发现,艳遇注定不是此次旅行的主题。更多的邂逅都不会有下文,只是短暂的擦肩而已。即使再重复一次,重复同样的人,结果也是一样的。 他寄了一张明信片给妻子,正面画上威尼斯风景。这次邮差不用拆就能看到他对给妻子说的话,可妻子连看都不看就把他撕得粉碎。邮差猜到会这样,有时候男人喜欢的浪漫代表了女人痛恨的离别。 于是,男人回来了。 有时候,习惯让人产生想失去的冲动,转一圈之后回到原处,看看还是一样,男人,女人,老人,孩子,牧师。男人像往常一样换鞋,出门,工作。只是出门前多了一个妻子的吻。于是,他知道了,有些东西不用跑太远也能得到。
金波(杰弗里·埃文·托马斯 Jeffrey Evan Thomas 配音)是一个拥有神奇能力的少年,年岁渐长的他始终相信,他并不是独自一人,在这个世界上一定存在着许多和他相同的人,他想将这些人聚集在一起,将他们的能力用在对社会有益的方面。没过多久,5个和金波一样的神奇少年浮出了水面,在感到高兴之余,金波也发现,这些少年多多少少都曾因为他们的特异功能而受到排挤和欺辱。 不久,悲剧发生了,某个暴力团伙袭击了这些少年,愤怒和恐惧打碎了少年们的理智,他们决定用他们的能力向带给他们伤害的这个世界进行报复。摆在金波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是和少年们一起进行报复行动,另一条是站在少年们的对立面,保护世界的和平。面对这艰难的选择,金波动摇了。
索尼娅(伊莎贝尔·阿佳妮 Isabelle Adjani 饰)在中学里担任法语教师的职位,在他人眼中,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高尚职业,可对于索尼娅来说,这份职业所带来的只有恐惧和折磨。扭曲的教育制度让狂妄的学生们完全不将索尼娅放在眼里,他们不仅对索尼娅的话置若罔闻,更是露骨和直接的对她进行嘲笑。面对如此屈辱,善良内向的索尼娅只能选择容忍。 一次偶然中,两个学生的斗殴吸引了索尼娅的注意,在争斗之中,一支手枪出现在了众人的视线中。为了避免枪支伤人,索尼娅起身夺枪,却在偶然间扣动了扳机误伤了学生。在这一瞬间,索尼娅昔日所遭受的压力和屈辱全然爆发,她持枪劫持了学生,也惊动了警方。
故事发生在1819年的诺曼底,刚刚结束了修道院的修行的年轻女子珍妮(茱迪丝·谢拉 Judith Chemla 饰)怀揣着对未来的期待和幻想回到了家乡。在那里,他邂逅了名为朱利安(茱迪丝·谢拉 Judith Chemla 饰)的年轻男子,两人很快就决定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然而,新婚的快乐并没能够维持太久,很快,珍妮就发现朱利安其实是一个虚伪而又薄情的花花公子,他不仅对珍妮非常的粗暴和冷淡,而且和珍妮最好的朋友有一腿。 朱利安彻底摧毁了珍妮对家庭和承诺的幻想,最终,他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但他的死并没能安抚珍妮受伤的心灵,因为对她来说,一个噩梦结束了,另一个噩梦开始了。
Pascale Rocard/帕斯卡·罗卡尔德在这部影片中的精彩表演,为她赢得了1994年马赛第十一届国际妇女电影节最佳女演员的的殊荣。 故事发生在巴黎,美丽的马西尔德今年三十岁,她靠帮人修复油画为生。男朋友保罗曾经是巴黎艺术学校的教授,他经常鼓励马西尔德自己进行些创作。马西尔德的姐姐爱丽斯在一家建筑作坊过这单调乏味的生活。从童年开始,姐妹俩就几乎没有丝毫的相似之处。在母亲的葬礼上,两个人再次见了面。一天,马西尔德载着保罗的儿子托马斯回家,途中发生意外。马西尔德受了轻伤,但是托马斯当场身亡。马西尔德顿时失去了活下去的希望,她没有再见保罗,躲进了姐姐家中。能把马西尔德从绝望中拯救出来的只有绘画,姐姐爱丽斯给了她莫大的鼓励。但是爱丽斯没有把事情告诉任何人,她像照顾小孩子一样呵护着半疯状态的马西尔德。为了查明事情的原委,保罗雇用了私家侦探,但是没有任何结果。一个偶然的机会,爱丽斯的朋友劳伦特注意到了爱丽斯家中的一幅油画。劳伦特以为这幅艺术品是出自爱丽斯之手。无奈之下,爱丽斯装作自己就是那个所谓的艺术家。接着,劳伦特成了她的经历,并且为她开办了一个大型的画展。爱丽斯越来越有自信,享受这一切荣誉,而此时,马西尔德却生活在另外一个世界。直到有一天,整个事情败露了:修道院里的牧师在报纸上获知此事。马西尔德停止了绘画,并且开始在修道院的墙上创作壁画。在绝望的时刻,马西尔德送给了爱丽斯最后一幅油画,那是她在发生车祸前送给保罗的副本。奇迹终于发生了:保罗在参观爱丽斯的画展时认出了那幅作品。他跟踪爱丽斯并找到了马西尔德。保罗从未停止对马西尔德的爱,因此,他原谅了马西尔德,他使马西尔德走出了修道院,也走出了绝望。就在马西尔德在遥远的亚洲举行她的第一个画展的同时,姐姐爱丽斯准备用同样的方法俘获一个极具天分的年轻画家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