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惠丈夫经营的公司倒闭, 积欠大笔债务, 多位债主催钱不成, 於是建议将其妻淑惠, 强硬掳押到某店出卖肉体接客抵债. 此时淑惠委託1位女子安排卖淫工作, 其间有位恩客阿亮, 正是嫖客之1.阿亮矮小貌丑, 根本交不到女友, 看到漂亮的淑惠, 被她迷的疯狂, 但淑惠不愿与丑陋的阿亮為友, 前次是為了赚钱不能不上床苟和, 1次春风后, 即极力谢绝并回避再见阿亮.阿亮是由其姊(乾姐)扶养长大, 就是因為阿亮有强健坚挺的阳具, 超强做爱技能, 夜夜能让她享受性爱的爽快刺激, 淫荡快感, 故阿亮以此优越性力本能, 要其姊安排他和淑惠再次幽会, 交换多次与其姊不伦性交的条件.后来淑惠完全迴避阿亮的寻求, 阿亮就以「要公布他俩的姦情, 让她丈夫→声名狼藉」為要挟, 寧死也要延续和淑惠交往作爱.... 淑惠终於受不了这类痛苦骚扰, 向丈夫流露实情, 终得丈夫体谅, 夫妻共同设下圈套, 使阿亮姊弟得到悲惨结局.....
百年前,一个闷热无风的夜晚,在井边冲凉的陈阿海,为了追逐采花贼反遭攻击,光溜溜含冤而亡,死后的阿海魂魄困在妈宫城内,想为自己申冤,但是没有衣服穿的阿海只能望着天,哀怨叫着,给我衣服…百年后,阿海的同宗子孙福源伯,身为宫庙主委想着要复出演艺圈,却因为庙里小法团后继无人无法脱身,热血的侄女可可号召坤松、凤葵、柯楠四个好朋友来帮忙。没想到坤松因此开始看得到阿海魂魄,阿海纒着坤松帮他找出凶手,再加上远从高雄回妈宫帮忙的可可父母锦文&香奈儿,一群人为了超渡阿海、召募小法团,将原本平静的妈宫城闹得不可开交.. 影片的故事围绕着一个在日治时期枉死被封印在马公城的冤魂阿海展开,他得到家族子孙的帮助,解开了自己的冤情,最终放下怨念决心护佑后世子孙,使得故事最终得以圆满结束。
在国共内战尾声的1949年,憨厚的门栓(钮承泽 饰)前去投靠在担任伙房兵的同乡李得胜(张世 饰),李让门栓顶替了战死士兵左富贵的身份加入军队,也帮自己弄了个柳金元的名字。两人懵懵懂懂的随军撤到听闻盛产香蕉的台湾,成了军队文宣队队员,不料却因为冒用的名字而被怀疑是间谍。李得胜先遭逮捕,门栓害怕受牵连逃走,途中遇到月香(曾庆瑜 饰)母子。月香的丈夫李麒麟病重身亡,为了照顾她们母子,门栓顶替了她丈夫,用死者辅仁大学英文系的毕业证书找到工作。教育程度不高的门闩冒充英文高材生弄得是险象环生,还被艺工队的同袍认出,只得靠改名后转调单位的老大哥李德胜介绍,暂时在一户蕉农家觅得落脚处。但得胜因刑求之故精神状况时好时坏,某日发狂惊动部队,连带导致门闩的逃兵身份曝光,九死一生。后来门闩用李麒麟的身份考上公职,生活才趋稳定,与月香共同生活照料孩子与发疯的得胜,吃苦耐劳无怨无尤。四十年过去,台湾允许人民到大陆探亲。月香的儿子到山东找到祖父,并将祖父接到香港,他在港打长途电话,要父母到香港与祖父一叙家常。门栓惊慌,怕四十年的秘密被识破,急忙要月香回忆与公公在一起的往事。谁知月香也是冒牌货。原来,她是在纷乱中被辅仁大学英文系的学生救出来的,这个学生的妻子刚去世,留下个婴儿,他本人又抱病在身,月香便和他同行,以作照顾。学生死后,把毕业证书留给了月香 。门栓与月香抱在一起哭诉自己不幸的遭遇,但还是强忍着内心的悲痛,硬著头皮去与“父子”相见。分隔四十年的“父子”开始对话,电话两头虽为陌路人,但却有着共通的离散辛酸;门栓听到李父说到母亲过世的消息,已分不清谈的是谁的父母,泣不成声……
每一夜,小说家和他自己搏斗,在斗室内,像挖掘壕沟那样地起运着胸膛内的土…… 《寻找背海的人》以年轻小说家寻觅的踪迹,串起王文兴的文学生涯。图书馆内密排的书架,校园参差的花树与歧路,对艺术的敏锐感受和一己之见,犹如雕凿精神的枣核那样,精工地将情思翻译为记号,再翻译为文字。王文兴展现了一个信守文字信仰、珍重对待写作、以缓慢换取深刻的文学身影。
依傍大海的美丽小镇恒春上,音乐梦想在台北遭受打击的年轻人阿嘉(范逸臣)冷眼旁观着一切。虽在民代主席后父的帮忙下成了代班邮差,信件和邮包却被他乱堆在房间,而对一个寄自日本的无法送至的邮包,他也没按老邮差茂伯(林宗仁)的吩咐将之退回,而是私自拆阅查看:里面除一张泛黄的少女照片,是几封写于60年前的信件。其时日本在二战中战败,在台日籍教师(中孝介)随日军撤退时遗弃了相约私奔的女友,归日途中,他将爱意和悔意化为文字,但信件直到去世才被其女儿代为寄出。 在台湾留学、工作的日本女孩友子(田中千绘)有心成为模特,却被认为形象过时只能做负责日本超级“疗伤歌手”中孝介(中孝介)在恒春的演出事宜的公关。按惯例,中孝介演出之前会有乐团暖场,友子原本联络了日本某乐团,但民代坚持用本地乐团,友子无奈与包括阿嘉在内的几个年龄、工作、个性都有较大差异的当地音乐爱好者——因意外事件失掉幸福生活的交警(民雄)、暗恋老板娘的小店伙计水蛙(夹子小应)、早熟的小女生大大(麦子)等——成了工作搭档。由于阿嘉之外的几人全无舞台表演经验,临时组建的乐团时有矛盾发生,友子常被气得火冒三丈,最有经验的阿嘉气她最甚。 屡有调整的乐团成员——茂伯、兜售客家小米酒的马拉桑(马念先)先后取代贝斯手加入乐团,一直不顺的排练,中孝介来台的日子越来越近,对阿嘉彻底失望的友子决定放弃在台的工作回日本,但两人已在摩擦中生出感情。不久友子在阿嘉房间看到那些60年前的信件,完全被美丽的爱情故事打动,叮嘱阿嘉一定要将信件送至当事人手中。双方虽没开口表白,但爱情的力量无疑是巨大的,阿嘉因为友子重新拥有了追求音乐梦想的勇气。中孝介演出即将开始之时,信件主人的地址被找到,阿嘉也被友子告知她已接到日本唱片公司的工作邀约。
「新宝岛曼波」拍摄以抒情诗人著称的杨泽,邀请小说家骆以军、杨隶亚、黄崇凯共同参与编剧,表现诗人致力探索的70年代迄今的台湾文化论述。全片尝试创造纪录片全新的叙事方法,聚焦杨泽的百年情怀与文化史观,并企图让电影开展「南部是歌,北部是诗」的诗意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