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电影导演让·吕克-戈达尔已经获得了太多的成功。 这一年,电影界前辈、法国电影资料馆馆长亨利·郎格洛瓦提出了整个电影史应该以"戈达尔前"与"戈达尔后"两个概念来划分的论点。在他看来,38岁的哥达尔结束了一个时代也开创了一个时代。 著名作家路易·阿拉贡早在1965年就已经说过:"今天的艺术就是戈达尔。"著名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也宣称:"在戈达尔的影片里,学问太多了。" 其实,除了处女作《筋疲力尽》获得1960年西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狂人比挨洛》获得1965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青年评论奖、《中国姑娘》获得1967年威尼斯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外,戈达尔导演的其他几十部影片,并没有给他带来很好的声誉,大多数观众看戈达尔的电影,不是不知所措,就是焦躁不安。 或许,戈达尔生来就是电影的敌人。 在1967年拍摄的《周末》里,他让动作停止--两个倒垃圾的人直接对着一部摄象机谈话,长达7分钟之久。在这部影片的开头部分,一个仅仅穿着乳罩和短裤的女人,坐在半明半暗的一张桌子上,直接对着一部推近拉远的摄象机说话,详细的叙述她参加的一次狂欢。这个段落也持续了好几分钟。思想激进的戈达尔,用这种方式与好莱坞抗衡。因为在他看来,好莱坞电影流畅的剪辑和快速的节奏,是为了迎合观众,进而麻痹观众,使他们沉湎在白日梦中,甘心情愿的忍受资产阶级的剥削。他甚至认为,电影本身就是资产阶级的,要反抗资产阶级,就需要把电影的传统全部粉碎。这样不象电影的电影,才使值得拍摄的好电影。
1960年的夏天,社会学家埃德加·莫兰和让·鲁什对巴黎年轻人的日常生活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幸福的理解。这部论述电影连续几个月跟踪调查的进行,也记录了主人公们的变化。调查中被采访的人最后在影片第一次放映的时候聚集在一起观看进行讨论,有人的赞同,有的人驳斥。两位导演通过这部真实电影,经历了既极具挑战又充满乐趣的体验。 "In the summer of 1960, Jean Rouch and Edgar Morin investigated the everyday life of people living in Paris. ""Are you happy? How do you live?"" These are some of questions they asked young people on the street in an attempt to understand their idea of happiness. From manual labourers, students, to a couple of office workers, the different protagonists reveal themselves in conversation, unconcerned about the presence of the camera. With no script, and no professional actors, this film sets out to frame the limits of cinematographic truth." 1961 戛纳国际电影节 国际影评人奖
故事发生在车水马龙的繁华大都市巴黎,隐藏在川流不息的人群背后的,是紧密交织混乱而又复杂的黑帮关系网。克劳德(菲利普·科贝尔 Philippe Caubère 饰)身为黑道的教父级人物,拥有着极高的威望和强大的话语权。在他的指挥和领导下,各帮派之间艰难的达成了统一,互惠互利,经营着各种违法的勾当。 拉比尔(托莫·希思黎 Tomer Sisley 饰)和伊沙姆(梅迪·内博 Mehdi Nebbou 饰)是克劳德忠实的朋友和左膀右臂,不仅如此,克劳德还拥有一名忠心耿耿的打手弗兰克(伯努瓦·马吉梅 Benoît Magimel 饰),专门帮他处理一些“脏活”。一场意外中,克劳德被捕入狱,等待着他的,是为期三年的监狱生活。三年虽然短暂,但足以改变一切。
曾在赛特港码头辛苦操劳大半生的工人赛门(哈比•布法莱斯 Habib Boufares 饰)被解雇了,他感到既气愤又无助,跟上司的抗争也无功而返。由于事业的不顺利,他跟家人的关系也变得紧张起来,前妻、情人、儿女都对他感到失望。正在赛门走投无路的时候,情人的女儿丽姆(阿弗西娅•埃尔奇 Hafsia Herzi 饰)挺身而出。在她的鼓励帮助下,赛门准备在废弃的船上开一家餐厅,但是投资方对于他资产的质疑,险些让这桩买卖泡了汤。但是,赛门已经重新找回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他带领家人逐渐走出阴霾,正当一家人为餐厅筹备菜品的时候,他们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麻烦…… 本片获得第64届威尼斯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
2010年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抢劫案背后的窃贼用他自己的话讲述了他如何完成法国历史上最大的艺术品劫案。
皮埃尔(弗朗索瓦·克鲁塞 François Cluzet 饰)和安妮(丽萨·阿祖洛斯 Lisa Azuelos 饰)结婚多年,共同养育了两个孩子,感情一直十分亲密要好。皮埃尔自认为是一位称职的丈夫,一位负责人的父亲,能够拥有现在平静如水的生活,他十分满足,亦觉得无比幸运。 某一日,皮埃尔结识了名叫艾尔莎(苏菲·玛索 Sophie Marceau 饰)的女子,艾尔莎身上独特的魅力渐渐吸引了皮埃尔,皮埃尔感到,自己内心里的某些东西复苏了。然而,皮埃尔并没有因此想要离开妻子,可是,他亦无法忽视内心的悸动,让他感到吃惊的是,艾尔莎对自己也有着同样的感觉,两个坦诚的成年人越走越近,终于越过了伦理道德的界限。
阿尔文史崔特先生(理查德·法恩斯沃斯 Richard Farnsworth 饰)已经七十多岁了,他不仅个性孤僻古怪,视力状况也每况愈下。史崔特先生和女儿罗斯(茜茜·斯派塞克 Sissy Spacek 饰)相依为命,父女两人的日子虽然过得清贫,但也不失宁静和乐趣。 哥哥莱尔(哈利·戴恩·斯坦通 Harry Dean Stanton 饰)病重的消息打破了史崔特先生家中的平静气氛。虽然由于曾经的矛盾,兄弟两人已经将近十年没有见过面了,但如今史崔特先生已然步入了老年,经历过生命力的种种变幻和无常,史崔特先生决定,是时修补一下兄弟之间的裂痕了。就这样,史崔特先生驾驶着自己的割草机上路了,目的地是300英里之外的威斯康辛州。
安德烈(阿列克塞·古斯科夫 Aleksei Guskov 饰)被盛赞为音乐天才,曾经当过俄国最伟大的交响乐团“波修瓦”的著名的乐队指挥。但因拒绝驱逐乐团里的犹太乐手,包括他最好的朋友——沙查(迪米特里·纳扎罗夫 Dmitri Nazarov 饰)而被解雇,染上了酗酒的毛病。“波修瓦”现在的经理为了愚弄和羞辱安德烈,让他留在乐团当清洁工。安德烈在无意之中发现了一份传真,法国巴黎最大的普莱耶音乐厅邀请“波修瓦”去演出,要求在两周之内给予回复。安德烈突然想到了一个疯狂的计划,他要把以前的那些音乐伙伴重新聚拢起来。被乐团流放之后,他们现在已经变成了一群混杂在莫斯科街头的最普通的人,从出租车司机、搬运工、跳蚤市场的地摊摊主到色情电影的配音演员,做的都是勉强维持生活的底层工作。他们决定顶替真正的“波修瓦”去巴黎,要向一切不公正的待遇展开复仇……
神色有点忧郁的大卫(蒂姆·罗斯饰)是一个专门照顾重症病人的护士。他喂他们吃饭、替他们淋浴、帮助他们大小便, 做一些连最亲的亲人也不愿意干的事情。他是一个沉默寡言却很尽职的人,对病人的照料无微不至。病人过世后,他会感到很悲伤。而在参加病人的葬礼后,他又要开始找一个新病人,建立一段注定要以悲剧终结的关系。为了纾解精神上的压力,他天天跑步。大卫照顾的病人玛尔塔是一个癌症已经扩散、需要化疗的病人。最初她对大卫有些戒心,后来她从朋友那里得知大卫也有过一个患了末期癌症的儿子,才完全信任他。 当玛尔塔再也无法忍受化疗的严重副作用时,她要求大卫帮她安乐地死去。大卫一开始拒绝了她,但几经犹豫后改变主意,帮她完成了这个心愿。
尽管玛丽(伊莎贝尔·于佩尔 Isabelle Huppert 饰)如今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可是从小没有接受过什么正规教育的她在心智上依旧犹如一个懵懂的孩童。玛丽的丈夫保罗(弗朗索瓦·克鲁塞 François Cluzet 饰)是一名士兵,在动荡的局势下,他被派往前线参加战争,至今未归,留下妻儿过着贫穷又困苦的生活。 玛丽帮助一个女人进行了堕胎手术并从中发现了商机,在那个年代,堕胎是违法行为,协助堕胎更是死罪一条,可迫于生活的压力,面对金钱的诱惑,玛丽还是干起了这违法又危险的工作。一次偶然中,玛丽结识了名叫卢锡安(尼尔斯·塔维涅 Nils Tavernier 饰)的男子,两人一见钟情,遂即展开了一段背德的爱情。没想到归来后的保罗识破了二人的奸情,愤怒的他向警方告发了玛丽的全部行径,玛丽将要面对的,是死亡的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