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在体验“祖传反派”王博士发明的新产品“迷你乐园”时,被意外弹出,以迷你状态回归现实世界!父子俩在野外“遭遇”一群神奇“伙伴”,惊险、躲藏、追逐、救援……好伙伴不打不相识,闪电司令部就此集结,为对抗共同敌人开启了一场惊险刺激的大冒险!他们会遇到怎样的危机?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大阴谋?他们能否成功战胜邪恶?这场奇幻冒险之旅,又是否会改变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关系?
电影《一把挂面》以陕西吴堡非物质文化遗产——空心手工挂面为题材,反映吴堡县张家山空心手工挂面制作技艺、独有的膳食文化背后的故事,通过三代“挂面人”不同的历史命运和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讲述张家山空心手工挂面由生活必需品向商品演化的动人故事。 影片以陕北说书、陕北民歌构架故事,以祖孙三代“制作挂面,手艺传承”的剧情为主线,再现了陕北人民勤劳朴实、坚韧不屈的人性美;多角度展现陕北独特的自然风貌、民俗风情和丰富细腻的人情世态;全方位展示手工挂面传统制作技艺,使这项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机,并将陕北传统文化注入新的内涵。 该片讲述第一代空心手工挂面传人张家根艰难困苦与命运抗争的一生。人到晚年,根根回忆起早年以身护井被炸身亡老伴秀秀,带着深情的怀念,根根主动选择“不吃了”,决意追寻老伴而去。临终前根根自己为自己选墓地,打棺材,试寿衣,从容淡定走向另一个世界。三代挂面人的故事,根根、柜柜、栓栓爷孙三人代表了三个时代、三种生存方式。根根偷学技艺、白手起家,几经磨难才钻研出制作的精髓,凭借着挂面手艺赢得了衣食的温饱。而继承父亲手艺的柜柜,被勒令停止从事挂面制作,遭到奚落、嘲讽。作为第三代的传承人,栓栓受过系统的高等教育,有知识、有理想、有闯劲,他认为这不单是家族手工艺传承的问题,他要带动全村的父老乡亲们一起做挂面,趟出一条集体致富的新路子。而这些人物的命运也随着“一把挂面”沉浮。 该片2016年初开始筹划,8月底剧本正式成型。2016年9月19日,开机仪式在张家山镇“舌尖上的中国”拍摄地——高家塄村正式举行。2017年底,完成全部后期制作。2018年2月,报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审核,同年4月3日,取得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发的“公映许可证”。2018年8月22日,该片在张家山镇高家塄村隆重举行别具一格、最接地气的首映式。 《一把挂面》在2018年荣获第15届世界民族电影节提名奖;在2018年5月8日,参加了第71届戛纳电影节并在中国馆展映;又于2018年7月21日荣获第六届加拿大温哥华国际华语电影节“多元文化奖”……
《舌尖上的中国》为中央电视台重点项目,共七集。主题围绕中国人对美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用具体人物故事串联起中国各地美食生态。 第一集:自然的馈赠 作为一个美食家,食物的美妙味感固然值得玩味,但是食物是从哪里来的?毫无疑问,我们从大自然中获得所有的食物,在我们走 进厨房,走向 餐桌之前,先让我们回归自然,看看她给我们的最初的馈赠。 本集将选取生活在中国境内截然不同的地理环境(如海洋、草原、山林,盆地、湖泊)中的具有代表性的个人、家庭和群落为故事主角,以及由于自然环境的巨大差异(如干旱,潮湿,酷热,严寒)所带来的截然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为故事背景,展现大自然是以怎样不同的方式赋予中国人食物,我们又是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了解在世代相传的传统生活方式中,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获取食物的故事。 第二集:主食的故事 主食是餐桌上的主要食物,是人们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从远古时代赖以充饥的自然谷物到如今人们餐桌上丰盛的、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一个异彩纷呈、变化多端的主食世界呈现在你面前。本集着重描绘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关主食的故事,展现人们对主食的样貌、口感的追求,处理和加工主食的智慧,以及中国人对主食的深厚情感。 第三集:转化的灵感 腐乳、豆豉、黄酒、泡菜,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具有一种芳香浓郁的特殊风味。这种味道是人与微生物携手贡献的成果。而这种手法被称作“发酵”。中国人的老祖宗,用一些坛坛罐罐,加上敏锐的直觉,打造了一个食物的新境界。要达到让食物转化成美食的境界,这其中要逾越障碍,要营造条件,要把握机缘,要经历挫败,从而由“吃”激发出最大的智慧。 第四集:时间的味道 腌制食品,风干晾晒的干货,以及酱泡、冷冻等是中国历史最为久远的食物保存方式。时至今日,中国人依然对此类食品喜爱有加。 本集涉及的美食主要有腊肉,火腿,烧腊,咸鱼(腌鱼),腌菜,泡菜,渍菜,以及盐渍,糖渍,油浸,晾晒,风干,冷冻等不同食物保存方法,展现以此为基础和原材料的各种中国美食。 贮藏食物从早先的保存食物方便携带发展到人们对食物滋味的不断追求,保鲜的技术中蕴涵了中国人的智慧,呈现着中国人的生活,同时“腌制发酵保鲜”也蕴含有中国人的情感与文化意象,如对故乡的思念,内心长时间蕴含的某种情感等等。 第五集:厨房的秘密 与西方“菜生而鲜,食分而餐”的饮食传统文化相比,中国的菜肴更讲究色、香、味、形、器。而在这一系列意境的追逐中,中国的厨师个个都像魔术大师,都能把“水火交攻”的把戏玩到如火纯青的地步,这是8000年来的修炼。我们也在这漫长的过程中经历了煮、蒸、炒三次重要的飞跃,他们共同的本质无非是水火关系的调控,而至今世界上懂得蒸菜和炒菜的民族也仅此一家。本集将主要透过与具有精湛美食技艺的人有关的故事,一展中国人在厨房中的绝技。 第六集:五味的调和 中国饮食素有“味”是灵魂之说。不同的原材料,不同的调味品,不同的调制手法,不同的调味大师,引领食物到达更加美味的境界。咸鲜,甜咸,酸甜,酸辣,麻辣,香辣,苦香,鲜香……每一种美食,经过中国人的精心烹饪制作,呈现了不同的味型与气质。本集要探究中国人烹制各种口味所需不同调味料,展示丰富的调味料的制作工艺,解密中国人高超的调味技术。10个故事,涉及川、鲁、粤、淮扬四大基础菜系和新疆、云南等有代表性的地域美食,通过展现丰富多彩的烹饪文化,讲述当下中国人的真实生活,表达他们的真实情感。 第七集:我们的田野 作为最后一集,本集将带领观众完成一个回归——从餐桌回归大地。以餐桌上的美食为出发点,继而将视线投向生产出各种美食原材的广袤田野,探究美食的来源,它们是如何被人类以各种方式培育出来,并突出体现生态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正是这样的方式才能为美食提供至关重要的品质保证——优良和清洁。 这一集在呈现中国美食多样性、地域差异性和农业多样性的样貌同时,讲述了中国人为了食物顺应自然、改造自然的故事。
在日本留学多年的李叔同(濮存昕 饰)终于回到了魂牵梦绕的祖国,当时正值辛亥革命成功,他为共和欢呼,并出仼《太平洋报》副刊主编,憧憬国家美好未来。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国家陷入军阀混战,李叔同也从穿洋装的主编转变为懦雅的布衣君子,以教授书画为业。其间,培养了丰子恺(尹治 饰) 、刘质平(胡光子 饰)等一批日后的艺术名家。此时的李叔同对佛学产生浓厚兴趣,遁入空门,法号弘一。闽南佛学院太虚院长(刘伟明 饰)与弘一法师都有宏大的志愿,虽门派不同,最终却殊途同归。抗战爆发后,身患重病的弘一法师仍坚持抗日救亡运动,并谱写救亡歌曲鼓舞士气,1942年10月13日,一代大师驾鹤西去......
中东大宝荐2:不愈之殇